“最严环保法”时代,县环保局管不了当地污染?丨光明时评
这的确已不只是环保问题,而是当地基层社会秩序失控,黑恶势力和不良企业结成联盟,让民众成为环境污染代价的最终承接者。
4月17日,央视《经济半小时》曝光了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三维集团的污染问题。三维集团长期在当地违规倾倒有毒的工业废渣,生产的废水直接排入汾河。记者在暗访时,不断遭到当地村干部的阻扰甚至扣押。而当记者去洪洞县环保局举报时,一位副局长的回复是:“污染是你们村里人,村里人不管,让谁管了,活该。”
企业违法排污常见,地方环保部门不作为也不罕见,但像洪洞县这位副局长这样把不作为说得理直气壮的,还真不多见。在这位副局长看来,村干部收了企业的钱,那就是村里人和企业之间的事情,他们环保局管不了。可是,如果当地治污要遵从这个逻辑,还要环保局干嘛,还要他这个副局长干嘛呢?或许,副局长未必不知道自己的言论荒谬,只不过习惯了对污染漠视,习惯了听任底层私下勾兑,只要别把矛盾捅出来就行。
只要检索一下新闻就能发现,三维集团在当地的污染早已是公开的秘密。至少从2014年起,就有媒体陆续曝光。此前,洪洞县环保局的表态是,他们会督促企业整改。可是当时村民就持怀疑态度,“废渣乱堆了几十年,不说上亿吨,几百万吨总有,这么大的量怎么整改,这一次曝光之后,谁知道还整改不整改了。”现在事实证明,村民的担忧是有道理的。
回顾这几年当地的污染治理,不难总结出一个“规律”:当地治污的节奏力度,很大程度是看舆论。没有舆论关注的时候,当地闷声发财,村民投诉无门。媒体曝光了呢,还得看掀起的舆论风浪大小。舆论的关注度低,就像2014年那样,简单做个回应敷衍过去;舆论的关注度高,那就治理的力度大一点,比如这一次央视曝光之后,临汾市委、市政府紧急成立联合调查组,表态坚决打击污染企业背后的“保护伞”,阻扰记者采访的两名村干部已被行拘。
村干部的乱作为是显而易见的,但如果说几个村干部就能一手遮天,显然违背常理。污染如此严重,持续时间如此之长,当地环保局不可能毫不知情,可为此又做了哪些努力呢?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修订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,对治污提供了很多有力的法律支持,比如对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可以实施按日计罚,对严重的违法行为可以采取行政拘留等,其一度被称为“史上最严环保法”。洪洞县环保局有没有用足法律给予的治理空间?答案是否定的。
当然,光把板子打在环保局身上还远远不够。采访中有个细节值得重视,当地的村干部事实上充当着污染企业看门护院的打手,村民哪怕和记者说了几句话,都要担心遭到打击报复。据村民说,村干部之前“打的人多着呢”。这的确已不只是环保问题,而是当地基层社会秩序失控,黑恶势力和不良企业结成联盟,让民众成为环境污染代价的最终承接者。
当基础的法律在这样的环境中都失效,“最严环保法”的无力也就不让人意外。所以,当地的污染问题已不能仅仅停留在环保层面考虑,而必须放在当地整个法治环境下看。严重污染是一个切面,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在环保、社会治理等多个层面的不作为、乱作为。这种局面,不是处理两个村干部或者一个副局长能善后的,需要彻查当地的官商关系、相关官员的履责能力以及可能存在的贪腐问题。
临汾市最新表态,要对企业、村干部、环保主管部门的涉环、涉恶、涉黑进行调查。这其中的重中之重,应该是调查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,如果没有官员的默许甚至配合,问题当不至于久拖不决,日益严重。治污先治官,官风不正,“最严环保法”也只能是纸上条文。
更多推荐
(文章来源:光明网时评频道)